天府新区新闻:电视专题片《红色通缉》 第二集《织网》(13)

发布时间:2019-01-27 14:3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电视专题片《红色通缉》 第二集《织网》(1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第三个体系叫做人身保护令,秘鲁境内公民和外籍人士如果认为人身权利受到危害,可以随时向任何一家、任何一级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诉讼门槛非常低...

第三个体系叫做“人身保护令”,秘鲁境内公民和外籍人士如果认为人身权利受到危害,可以随时向任何一家、任何一级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诉讼门槛非常低。

解说词:黄海勇的律师对这个体系非常了解,各处上诉。这多个体系,哪一个如果亮红灯,引渡都得中止,只有都准许放行才能引渡。但是,想要它们同时亮绿灯,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贾桂德(中国驻秘鲁大使):他提出了二十次上诉,十次提出人身保护令,两次诉到了最高法院,两次提交到了宪法法院,三次提交到了美洲人权法院。这个八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呢?中秘两国有将近二十个机构,参与到这个进程,意味着秘鲁方面历经了两届政府,两任总统,五任外长,十一任司法部长,十二任内政部长。那么对于我们驻秘鲁使馆而言,历经四任大使,四任参赞。

解说词:这是一场持久战,三个司法体系交替轮流地让引渡一再受阻。首先是黄海勇的律师上诉宪法法院,声称同意引渡会危及他的人身安全。2011年5月,秘鲁宪法法院作出裁决不同意引渡。

徐清(时任中国驻秘鲁大使馆工作人员):是四票对三票,最终否决了秘鲁最高法院作出的,同意引渡的咨询性裁决,当时导致这个案子陷入了很大的困难。

解说词:两家法院意见不一致,引渡一度陷入停滞。但中国绝不会就此放弃,经过多方努力,推动黄海勇引渡案在秘鲁再次提上议程。而黄海勇一方面上诉到美洲人权法院,控告秘鲁政府同意引渡是侵害他的人身权利;一方面在秘鲁各级、多家法院反复提起“人身保护令”诉讼。其中一家法院不了解情况,同意将他的羁押变更为监视居住,监视居住地点居然是在黄海勇弟弟的酒店,由他弟弟照看。这家酒店位于利马老城区核心地带,旅客云集,房间众多,借机逃离的风险很大。中国大使馆当即和秘鲁方面进行交涉,黄海勇才再次被收监,这次他被羁押在安保程度更高的安孔监狱。

安孔监狱工作人员:这个监狱四周都是土山和沙漠。

记者:是出于安全因素把监狱建在这里吗?

安孔监狱工作人员:是这样。因为这里离城市较远。

记者:所以就很难逃出去吧?

安孔监狱工作人员:当然。因为我们在四周都有安保措施。

解说词:安孔监狱分两个区,这里关押着不少罪行严重的重犯,所以安保级别非常高。黄海勇关押在2号监狱专门关押外籍犯人的4号监舍。

安孔监狱工作人员:在这里95%到98%的外国人都是已判刑的,只有极少数是在诉讼过程中,而且绝大多数的犯人都是贩毒。

解说词:黄海勇直到最终被引渡回国,一直羁押在这所监狱。当时,他寄望于美洲人权法院的审理能帮他离开这里。

黄海勇:害怕啊,一个人陌生的,语言也不通,什么都不行,都是犯人,都是毒贩。

电视专题片《红色通缉》 第二集《织网》(1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