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长江、长城,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标志,都是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图腾。中华文明经过五千年绵延不断、愈挫愈勇,就是因为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责任,有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深沉情愫,有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决绝担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如一股浩然正气,穿越时空、充塞天地。
新时代,到处奏响着爱国、奋斗、奉献的昂扬旋律。无数乡村教师坚守三尺讲台,用知识点亮孩子的梦想;无数工人和农民兄弟姐妹起早贪黑、挥洒汗水,擦亮中国制造、中国建造的荣光;无数快递小哥奔走在烈日下、风雨中,缔造了“世界第一快递大国”的奇迹。新愚公李保国35年扎根太行,为荒山披上绿衣、为农民拔掉穷根;守岛英雄王继才32年坚守孤岛,甘把生命献国防;种子使者钟扬16年踏遍西藏,采集4000万颗种子充实“种子方舟”……爱我的国,为我的家,我们都是奋斗者,我们都是追梦人。
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孕育于朝气蓬勃、奋发有为、肩负民族未来的青年一代。
1900年,面对老朽不堪的旧中国,梁启超写出了急迫而激昂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大学的青年学生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未来是属于年青人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你们生逢其时、何其幸也。”“今天的年青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和栋梁。”
雄关漫道真如铁 宣言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19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新中国光辉历史时指出: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
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题: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报告诞生记 新华社记者 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