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新闻: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1) 制定目的和制定依据是什么?(3)

发布时间:2020-03-17 18:1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1) 制定目的和制定依据是什么?(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三是为了规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解决突出问题。纪检监察机关既对党组织和党员开展监督,又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施监察,这是党中央对...

三是为了规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解决突出问题。纪检监察机关既对党组织和党员开展监督,又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施监察,这是党中央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和重托。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范围扩大了,权限丰富了,风险和考验也增加了,纪检监察干部更容易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围猎”的目标。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备天然免疫力。如果纪检监察机关自我管理跟不上,很容易出现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问题,损害党的形象,透支党的信用。制定《规则》,就是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把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通过健全内控机制,严密工作程序,严格规范和约束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促进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做到行使权力慎之又慎,自我监督严之又严,防止被“围猎”,防止出现“灯下黑”。

《规则》的制定依据是党章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党章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任务,充实了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完善了党的纪律建设的内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修改的宪法增加了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对国家机构作出了重要调整和完善。2018年3月公布实施的《监察法》,是规范国家监察工作的基本法,对监察机关监督调查处置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些都是制定《规则》的重要遵循,都需要在《规则》中予以贯彻落实。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1) 制定目的和制定依据是什么?(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