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新闻:我区到2020年将建成351公里绿道及慢行系统

发布时间:2017-12-19 11:50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我区到2020年将建成351公里绿道及慢行系统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到2020年全面建成全域覆盖的城区级和社区级绿道及慢行系统主次干道网络351.5公里。日前,记者获悉,根据《温江区绿道及慢行系统规划》,区政府于近日印发了《温江区绿道及慢行系统建设...

  “到2020年全面建成全域覆盖的城区级和社区级绿道及慢行系统主次干道网络351.5公里。”日前,记者获悉,根据《温江区绿道及慢行系统规划》,区政府于近日印发了《温江区绿道及慢行系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三网两轴多结点”绿道体系及城区慢行系统建设,力求一年有变化、两年大变化、三年成体系,把我区绿道和慢行系统打造成天府绿道西线典范段。

  据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至2020年,将全面推进绿道和城区慢行系统主次干道及特色支线网络建设,形成以特色线路为导向的绿道和慢行系统骨架体系,并实现三网衔接互通,让温江完整的绿道和慢行系统真正留下“温江味道”。在建设绿道中如何实现产业融合?使绿道真正成为全民健身之道、旅游观光之道和发展绿色经济之道。我区全域按照“农、康、文、旅”四结合,促使全域产业联通:绿道网络串联六湾五林三湿地、联通三医两养产业、串联全域所有历史文化保护资源、商圈、旅游风景区、特色镇、特色园区、各田园综合体、特色林盘,实现全域旅游。

  “温江绿道产业植入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将植入多种现代休闲产业类型,包含四大项目。”该负责人介绍,分别为北部旅游环线:集合文化旅游、生态康养、运动休闲、农创艺术、房车营地等产业,打造两天一夜旅游线路。江安绿道:以林盘优势,打造现代民宿。漏沙堰接驳点:结合“三医两养”优势,打造康养综合体,与现代民宿协同打造具有温江特色的长时度假模式。同时打造7个一级驿站,融入绿道,成为运动、旅游人群的互动空间。

  规划设计将建成温江规模最大最长、特色最鲜明的绿道

  新建温江绿道,顶层设计是基础。

  记者了解到,温江在绿道体系建设中包含“三网”“两轴”“多结点”。

  “三网”:天府健康网7.5公里,都市漫游网133公里,田园静享网159公里。“两轴”:江安绿道轴45公里,金马绿道轴7公里。

  “多结点”:三网两轴的连接点。

我区到2020年将建成351公里绿道及慢行系统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