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新闻: 糖画“DIY”进课堂 非遗传承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8-04-09 15:38

发布时间:2018-04-09 23:5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 糖画“DIY”进课堂 非遗传承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8-04-09 15:38由成都新闻网采编:说起糖画,是很多人小时候美好的回忆,上个世纪80年代初,糖画的身影随处可见,转到什么动物,师傅就会给你画出栩栩如生的糖画,“龙凤”则是所有孩子的终极梦想,而最近,这个深受孩...
    说起糖画,是很多人小时候美好的回忆,上个世纪80年代初,糖画的身影随处可见,转到什么动物,师傅就会给你画出栩栩如生的糖画,“龙凤”则是所有孩子的终极梦想,而最近,这个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传统技艺走进了课堂。
    4月4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的第四代传承人——蔡美林老师来到区东大街二小,为学生授课。

    记者在现场看见,教室内摆放了四张大理石板子、四台电磁炉、四口平底锅,学生们都分别坐在操作台上,认真地听蔡老师的讲解,糖画起源于明朝时期,俗称“糖饼儿”,长期流传于川西民间。艺人将红糖或白糖放入铜瓢内加热熔化,用铜勺舀糖液在大理石板上抖、提、顿、放,绘成飞禽走兽、花卉人物,然后用细竹签支撑,即成糖画,食用起来酥、脆、香、甜,很是招人喜爱,故流传至今。2008年,糖画被列为成都市温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糖画“DIY”进课堂 非遗传承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8-04-09 15:38


    讲完了糖画的历史,蔡老师为孩子演示制作的过程。只见她将制作糖画的红糖分别放进平底锅内,等待红糖慢慢融化。朱宇轩是东大街二小三年级四班的学生,在蔡老师手把手的指点下,做成了第一个仙桃的糖画。朱宇轩告诉记者,“平时看着人家做糖画以为很容易,结果今天做了,感觉一点都不容易。”
    蔡老师从小就跟随母亲学习做糖画,1983年自己开始单独从事糖画制作。曾参加过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巡游展,代表四川民间艺术到过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进行糖画技艺表演。
    今年,区文化馆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并与区东大街第二小学校联合开发了特色传统课程——《糖画》,接下来,该活动还将陆续走进校园,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糖画“DIY”进课堂 非遗传承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8-04-09 15:38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