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明规矩”“清界限”,才能确保在日复一日与各种企业的接触交往中既“亲”不逾矩,又“清”不远疏,为武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投促力量。
(区投促局 张春晓)
【区行政审批局】
这是明朝诗人于谦作的一首诗。诗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石灰,来表达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此诗有坚定不屈的笔意。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常常以此诗警醒自己,要以先贤为楷模,学习他高尚廉洁的品格。作为一名党员,我告诫自己,要深入学习贯彻《准则》《条例》,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切实转变作风,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员。
杜绝侥幸心理 筑牢违纪违法思想防线
———历史上的杨震
古人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呢? 其实,“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是有典故的,出自《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纵观贪腐案件落马贪官的堕落轨迹,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犯罪的心路历程如出一辙,都是侥幸心理惹的祸。最初,他们都以为收的是“小钱”、“放心人”的钱,人不知鬼不觉,殊不知,一旦习惯变成自然,就会使之从不贪到贪,从贪少到贪多,贪了还想贪,占了还想占,最后为自己埋下犯罪祸根。“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侥幸心理为腐败埋下了种子,在《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的这句话,是一段公正廉洁、不谋私利的佳话。在读到这个历史故事的时候,给我印象非常深刻。
摘要:10月31日,武侯区跳伞塔街道南虹村社区举办第三届党风廉政书画展。 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倡导崇尚廉洁的道德观念, 促进社区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积极创建示范社区。2018年10月31日,...
4月20日,簇桥街道在簇锦公园开展绘画廉政文化活动,街道纪工委成员、社区两委成员、廉情监督员、民情专递员、...
1月26日下午,由武侯区文化体育旅游局主办,武侯区文化馆承办的“春联迎新春·民俗进万家”廉政文化活动在跳伞塔...
为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尊廉崇廉的良好社会氛围,2017年11月20日,机投桥街道纪工委在半边街新居社区开展...
为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建设,近日机投桥街道九金社区开展了以廉政...
为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深入开展,增强廉政文化的基层渗透力,引导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建设...
近日,为进一步增强全区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意识,由区直机关工委和区妇联联合主办《诸葛亮与廉政文化...
为弘扬道德文化,传播道德理念,积极践行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全社区党员干部投入到道德实践活动中去。近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