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新闻:新时代的人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记(5)

发布时间:2020-06-05 08:3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新时代的人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记(5)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进行了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大家认为,草案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反映了人民意愿,体现了民法基本原理、基本...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进行了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大家认为,草案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反映了人民意愿,体现了民法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和民事活动的内在规律。

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

禁止物业公司用断水、断电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针对地面塌陷伤人问题作出规定;

明确公安等机关对高空抛物坠物的调查责任;

……

民法典的画卷上,立法者们秉持“人民至上”理念,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保障人民权利,在“民”与“法”之间彰显为民情怀

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个人隐私边界日益模糊。

试衣间可能暗藏“第三只眼”,手机被骚扰电话轰炸,照片被人肆意丑化……互联网时代,法律能否更好保护你我权利?

翻开民法典,“人格权”一编格外引人注目。

明确“隐私”的定义,完善对肖像权的保护,确立器官捐献基本规则,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人格权独立成编被认为是民法典的突出亮点和重大创新,将我国法律对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保护提升到了新高度。

人们也许不知道,在民法典编纂之初,对于“人格权是否独立成编”曾有过一番激烈的讨论——

有人提出,要最大限度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必须通过单独的分编对人格权的类型和保护措施作出全面规定。

也有人认为,民法典对人格尊严的保护,通过总则编以及侵权责任编的有关规定即可实现。

新时代的人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记(5)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