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6:30,陈宝昆会准点被闹钟叫醒。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阳台窗边,用放大镜观察挂在这里的温度计数值并记录下来。
陈老年轻时在气象站留影
在乐山市气象局内有很多气象预报员都曾经请教过陈老
陈老家里有三样宝贝,就是他安置的三支温度计
本子的每一页都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
8月的清晨,乐山青衣江、岷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晨雾弥漫。距离江边1.5公里的地方是乐山市气象局,每天早上6:30住在这里的90岁老人陈宝昆准点被闹钟叫醒。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阳台窗边,用放大镜观察挂在这里的温度计数值并记录下来。坚持每天人工记录和预报当地天气,他已经重复了66年,即便是他退休后的30年里也从没间断过一天。
1951年,陈宝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一名学员,学成后开始从事气象工作一直到退休。当年的气象预报员全靠肩挑背驮、人力运输气象设备,在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处修建气象站。1952年陈宝昆和几个战友奉命到万源县建设气象站,受条件限制气象站只能选择建在县城西面的山坡上,好在山坡上有座破旧、漏雨的魁星楼。1956年8月,陈老奉命到条件艰苦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和夫人林赛香一起建成了马边县气象站。1960年调到乐山气象台直至退休。
作为四川最早一批气象工作者,陈宝昆的气象预报工作坚持了一辈子。60年代,他几乎走遍乐山地区的农村,寻访老农,向他们学习最传统的看天识象,通过看云等自然现象识天气,记录下当地的天气谚语,二十四节气的天气变化,使之成为天气预报辅助的一种方法研究。当年他将收集的谚语编撰成《乐山地区天气谚语汇编》一书,其中的一些天气谚语至今仍在延用。由于陈宝昆在气象预报方面做出了贡献,1978年出席四川省科学大会,获得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奖。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7日讯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志愿者,有义务来承担这份社会责任。11月5日下午,香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君跃社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老人活动。 活动中,...
此前,成都市数次尝试入春均以失败告终,每次好不容易迎来几日阳光,就会被突然到来的一场降温降雨打乱步伐。不过,该来的终归会来,经过了几轮摇摆,今年蓉城终于入春成功!根据温江国家基...
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1月9日,我们就要进入三九了。据四川省气...
7月30日,成都火车北站旁,一名年轻男子帮助拾荒老婆婆背口袋,一路护送。成都晚报微博发布了这一段视频,昨日...
昨日早上5点过,64岁的成秀清起床开始为一家人准备早饭,炒好一盘红苕尖,又蒸了份鸡蛋羹,再把前一晚剩下的米...
7月11日,石板滩镇强降雨期间,一名老人冒着暴雨来到该镇卫生院门诊大厅时,其身上已完全湿透,医院工作人员见...
漫长的暑期,不少小朋友又回到了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24小时陪伴的时光。我把作业做归一(完)了妈妈啷个(怎么...
破解社区居家养老难题,最重要的是解决老人吃饭问题。武侯区多年前就开始推出社区长寿食坊,长寿食坊的开办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