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24日开始,成都市民持天府通卡乘坐公交可以享受免费,这是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期间的便民措施之一。建议市民尽量公交化出行,企业、工地、露天烧烤限排或者禁止,每一个人的努力,都将减轻空气污染的负担。
“四川盆地地势低洼,山地围绕,冬季冷空气不易到达内部,盆地比较温暖,但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从18日开始没有降水,甚至都感觉不到风。人的力量,跟大自然的影响比起来,微乎其微。在气象、地理条件都帮不上忙的情况下,成都人需要共同努力,人人做环保,持续做减排。”成都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易波说,生活在成都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排放单元,除了使用科技治霾手段,每个人的努力,也是将污染指数一个微克一个微克“抠”下来的动力。
焦点问答
焦点1
为什么不人工增雨?
有市民提问,为什么不能直接施行人工增雨手段,而需要等待冷空气的到来呢?对此,成都市气象台台长陈宏解读,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但是对于大自然的规律,人不能去干扰大尺度的东西,只能是微调或者是诱导。“以人工增雨手段为例,在目前晴空无云、无水汽的情况下,等于没戏。而如果是本来就有降水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增雨,可能会让小雨量实现为稍大雨量。”陈宏说。
焦点2
与去年同期相比 污染减轻了吗?
据省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张巍介绍,这次重污染天气,同去年同期比较,情况并不相同,“去年12月20日17点到21日,空气质量从良到重度污染仅用了15个小时。而今年,从12月17日的良到重度污染,经历了96个小时。”
“当盆地内冷、热空气不能交换时,从良到重度污染这个积累的过程,时间延长了。这说明了,基本的生活污染还会产生,但我们产生的污染物越来越少了。”张巍说。
本组稿件由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黄杨敏
标签:社会
又到苍溪猕猴桃收获的时节,累累硕果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省校合作的结晶依托北京大学等院校的科研技术支持...
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11月19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重要回信精神主题报告会在黄桷树广...
1月17日,新繁街道在拾里庭院举办了以音悦拾里庭院畅响为主题的2020年新都区新繁街道四川民歌音乐赏析会暨农商文...
国家扶贫日,这部四川纪检监察短片暖心上线 在这场即将收官的脱贫攻坚战役中 他们 既是护航发展的监督者 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领路人 还是山村焕然一新的创造者 他们 与各路奋战者一道 坚持行走...
摘要:10月2日,“廉洁四川”电视节目推出第293期《蜀地清风国庆游》,短途游的第一站就是新都升庵桂湖杨氏宗祠,深刻介绍了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升庵和崇俭重教的杨氏家训家风故事。 点击观看...
摘要:4月29日,光明日报客户端报道了升庵桂湖暨杨氏宗祠作为四川省廉洁文化基地,在党员干部接受廉洁文化教育、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方面,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也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光明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