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被困两年,全靠老戴每天抛食才生存下来。“救猫行动”从1月27日开始。当日下午6点过,听说有人来“救猫”,老戴急忙赶到桥墩下。“听说你们在找我哇?我约了朋友耍才回来。”老戴笑着,眼睛弯弯的眯成一条缝,鼻梁上架着的一副金丝边框眼镜随着表情动了动。
“猫猫。”老戴喊着,一个白黄相间的小脑袋从桥缝里探出来一下,又赶紧缩回去了。“你们今天这么多人,它可能吓到了,先不着急嘛,改天再来。”老戴和搜救队员商量后,决定过几天再来。
回到家,老戴对老伴陶女士说:“那只猫在上头不愁吃喝,肯定不得进笼子。”
“我们老戴和这些动物有缘分,外头的猫猫狗狗闻到味道都会跑到他脚边来。”陶女士告诉记者。
两年扔食
每天两包投喂700多次
慢慢地,桥上的猫咪到点便从桥洞中钻出来,趴到桥墩边等老戴,它最常出现的位置是桥墩上边的一个石桩。
“猫猫,咪咪!”老戴一喊,猫咪就急忙从石桩上跳下来,探出小脑袋往桥下瞅。“它在高上看我,我在底下看它。”
看着老戴抡起了胳膊,小猫便往后退两步。老戴说:“它机灵得很,怕东西甩上去打到自己了,就赶忙往后缩一下。”
等到第一袋食物稳稳抛上去,猫咪又伸出头来看看。“哦,还有一包。”小猫又赶忙往后退退,等待食物“从天而降”,一张嘴,再把今天的伙食叼起来,扒开食品袋进餐。
投喂的次数,超过了700回。
“每天扔两包,一般要扔3次以上才能扔上去,你算算,是不是好几千次了。”他摆摆手,这真不能细数。
“其他人喊它不得理,听到老戴的声音就会跑出来。”陶女士说,有时候扔了食物上去,它还会在桥墩上望着,目送老戴从桥下过了街,走到街对面的花园里,再去叼自己的伙食。
懂得珍惜
动物和人一样也有生命
黄杨敏 标签:社会...
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 本报记者 杨永赤 王若冰 张青青 李冬 摄 中国共产...
创业天府菁蓉汇 区块链专场活动中 ■成都区块链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区块链金融与安全实验室成立...
黄杨敏 标签:社会...
开放创新是成都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天府文化是成都走向世界的独特名片。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作为第三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的重头戏,昨日,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秘书长保罗欧文斯通过线上的方式,重磅...
黄杨敏 标签:社会...
日前,我市印发《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2年,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