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左)和同事进行射频消融术的准备工作
李小平在查阅心肌病病例资料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点燃了亿万人民的奋斗激情,也标注了新时代的奋斗气质。
昨天,本报推出“奋斗的成都人”系列策划报道,讲述了非遗传承人丁志云一家人克服困难、创新创业,把竹编文化发扬光大的故事,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共鸣,大家都认为这样的故事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深刻诠释了奋斗和幸福的内涵。报道推出后,不少市民打来电话,向我们推荐身边的奋斗故事、励志典型,希望他们的故事能感染更多人,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带着读者提供的线索,记者昨天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走访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励志医生”。他没有读过高中,自称做事“笨拙”,却坚持奋斗,从中专毕业一直读到了博士后;他行事低调,少言寡语,却收集掌握了国内最大的心肌病患者样本,还入选了四川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项目……他就是省医院心内科的副主任医师李小平,一个来成都不到四年,就举家扎根在这里的高端技术“蓉漂”。
“成都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在我眼里,这是一座爱才之都,也是孕育成功的沃土!”李小平说。
收集近6000份医学资料他随时调阅
李小平的办公室位于省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的一个角落,这里不到十平方米,到处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牛皮档案袋,看上去更像一个档案室。这些牛皮袋都是李小平的“宝贝”,里面装的近6000份心肌病患者的住院病历和随访资料,是未来破解医学难题的线索和密码。无论走到哪里,李小平都带着这些档案袋,就连接受采访时,都不忘抽出两页来看看。
罗瑞,出生于1991年,现任区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兼记者。电视上,他光鲜亮丽,是城市的形象;广播里,他温暖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