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端午节,成都群众在教堂附近举行欢乐的掷果活动,习称“李子会”,英、美教士卷入“掳小孩入教堂”谣言。激起众怒,民众当晚便将四圣祠的福音堂、英美会以及内地会、天主堂焚毁,酿成了“成都教案”。清政府畏惧老外,又是道歉,又是赔款,并将四川总督刘秉璋及一些官员革职,还关杀了一些无辜平民。
1900年义和团事起,教堂再次被毁,又再次重建,可容300人。此后,教堂周围陆续兴建了男女仁济医院、华英书局、华英女中、协和女师等众多机构,于1920年发起了“百万砖”运动,新建可容千人聚会的带钟楼的礼拜堂,风格属于简化的哥特式。次年落成,设计者是加拿大人苏继贤。
锦江区地方志资料介绍,1942年8月,冯玉祥将军到成都灌县给四川青年夏令营的营员作抗日救国的讲演。9月13日,星期天,应朋友之约,冯玉祥来到市区四圣祠街的基督教堂讲演“节约献金救国运动”。现场,冯玉祥不但引经据典,还讲了浴血奋战在抗日前线的军人们的英勇事迹。他说:“爱国的方法不一,可以出钱,可以出力,更可以出命。”还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人弦高,出钱、出力挽救郑国的史实。9月15日,四圣祠街华英书局的邱德容女士给冯玉祥送来了一封匿名信,邱德容在四圣祠教堂做礼拜时当主持,与冯玉祥很熟悉。冯玉祥接过邱送来的信一看,里面装有法币200多元。信的落款是:良心稍微醒了一点的一个听者。
一个城市需要老建筑,它是市民与历史对话的纽带。很多年轻人还没来得及学会品味老建筑与世无争的宽容和静谧之美时,老屋就和这个时代擦肩而过了。
黄杨敏
标签:成都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