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闻: 一座超大城市的转型和突围——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成都答卷(7)

发布时间:2019-02-28 19:33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 一座超大城市的转型和突围——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成都答卷(7)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入驻公园的还有一大批创业者。43岁的杨茜身绑绳子爬上爬下,光感攀岩吸引人们观看试玩。这是她的作品,将运动、娱乐、科技等结合在一起,给市民带...

  入驻公园的还有一大批创业者。43岁的杨茜身绑绳子爬上爬下,“光感攀岩”吸引人们观看试玩。这是她的作品,将运动、娱乐、科技等结合在一起,给市民带来不一样的“动”感体验。

 

  这里,是城市鲜活生动的质朴灵气,更是新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

 

  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以GDP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2018年改造棚户区1.2万户、老旧院落327个、整治1918条背街小巷、建设160处“小游园·微绿地”,市民家门口换新颜。开工建设196所中小学、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下沉……

 

  这是一组写在城市规划中的数字:今年将开通3条轨道交通线路、全市地铁运营里程达301公里、50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旅游环线将建成……

 

  这是一组活在市井街巷中的数字:逾两万家火锅串串店,无辣不欢,不负“美食之都”盛名;3000多家书店、报刊亭,让这座城市书香沁人;登记备案博物馆150家,逛博物馆已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

 

  人们参与城市发展的热情和活力迸发。

 

  去年,成华区和美社区规划一块微绿地,请专业设计师设计,征求居民意见。

 

  “当时绿地上规划了好多高大上的设施,我们觉得不实用。”70岁的高天意和其他居民仔细研究后,提出不少意见:喷泉泳池改成儿童游乐场,增加老年人扶手等设施,最后都得到采纳。

 

  经过广泛参与,绿地不仅得到居民的认可,还节约了建设成本,原本180万元预算最后只花了120万元。

 

  在成都所辖农村,农民和城镇居民一样共享发展成果。

 

  西郊崇州市的竹艺村,一座座古朴的川西农家小院坐落其中,竹艺博物馆、网红建筑“竹里”、三径书院……

 

  一年多前,这里还只是一处寻常的川西林盘院落,屋子破旧、道路泥泞,年轻人大多出外打工。

 

一座超大城市的转型和突围——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成都答卷(7)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