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科普月,由市科协打造的西南地区首列科普主题列车于11日首发,带领乘客们前往“科技之春”,领略科学的春天,了解和学习科普知识。一周以来,人流量大、传播快、受众广的地铁充分依托车厢内窗贴、移动电视等载体,俨然已经成为公众了解科普知识的新窗口、掌握科普信息的新平台、科普服务社会的新途径。
科普专列运行情况如何?创新的科普方式带来哪些惊喜?有机会偶遇的乘客感受如何?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不一样的why
本地动植物百科“动”起来
记者了解到,在成都科普主题列车“why”上线运行之前,武汉、南京等地也纷纷推出了城市科普主题列车。2016年,科普列车在武汉运行,车厢的地板、天花板贴满了太空装饰画,厢壁还贴有很多科普知识,如风云气象卫星、北斗卫星、嫦娥卫星等航空航天知识简介。2017年,南京市的科普列车“科学号”也投入运行,车内设置了6大主题,月月更新,让市民可以学习科普知识。同为科普主题列车,“成都味”的“why”有哪些不一样的特色呢?
灿烂的星空、深沉的海洋、可爱的大熊猫……记者看到,科普主题列车“why”上,6节车厢分别对应了航天航空、灾难与防护、海洋与环境、四川动植物、生活、建筑与交通设计6大主题。不同的是,为方便市民学习,每节车厢的主题设置都以“目录”的形式罗列在车头墙面,乘客们不用走完整列车厢也能了解到不同车厢的内容主题。同时,遇到想了解但是没有展示出来的知识点,市民还能通过扫描广告栏里的“科普熊猫”进行了解和学习,移动电视屏幕里也会持续循环播放科普短片。
黄杨敏 标签:社会...
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 本报记者 杨永赤 王若冰 张青青 李冬 摄 中国共产...
创业天府菁蓉汇 区块链专场活动中 ■成都区块链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区块链金融与安全实验室成立...
黄杨敏 标签:社会...
开放创新是成都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天府文化是成都走向世界的独特名片。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作为第三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的重头戏,昨日,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秘书长保罗欧文斯通过线上的方式,重磅...
黄杨敏 标签:社会...
日前,我市印发《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2年,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