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成都人的生活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消费模式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消费场所。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以红旗、全家、711等为代表的24小时便利店,以海底捞、小龙坎等为代表的24小时餐厅,以三联书店、轩客会为代表的24小时书店,甚至还有以沃美影城为代表的24小时互动影院……都早已悄悄布满成都大街小巷。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夜间经济市场的消费主力多由上班族、加班族、单身族等人群构成,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他们更喜欢在夜间娱乐、消费,24小时商业模式显然更契合现代都市年轻人生活方式的需求。“成都夜间经济的发达得益于消费客群基数的增加,一方面是主力客群‘80后’‘90后’的消费习惯,他们对夜间消费模式接受度很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成都这几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他们对成都的夜间商业模式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世邦魏理仕华西区顾问及交易服务商业部主管江南告诉四川日报记者,“随着消费者的成长,成都的夜间消费也在进行细分。”
政策合力支撑让城市更有生活归属感
在旺盛的消费需求刺激下,成都的夜间经济现状如何?成都市又将如何引导消费和打造夜间经济?
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4月1日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在全国范围内,成都的城市夜生活指数排名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在国际上常用来判断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NASA夜间灯光指数中,成都的夜间灯光强度指数排列全国第七。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的统计中,成都以2294家酒吧数量超越上海,位居全国首位。而在夜场电影的放映量上,成都以平均每天放映760.88场排名全国第六位。
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3月,成都市就推出了12条夜间公交线路,最晚的凌晨1点收车,如遇演唱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还会针对性地临时增开其他夜间公交线路。而作为吞吐量最大的公共交通工具,成都目前已有6条地铁线路,贯通东南西北,收车时间22:45-23:05,在以前的基础上延长了运营时间,进一步刺激了成都市“夜间经济”的发展。截至2019年3月,成都地铁在建线路共有8条,预计2020年底前全部通车,届时势必会为扩大内需、扩大消费再添一把火。
开工仪式现场 昨(18)日,总投资100亿元、占地1725亩的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项目在我区举行开工仪式。省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省国防科工办主任雷开平,省委军民融合办产业推进处处长王智,...
为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吸引优质商业资源落户新都,11月15日,2018年新都区新商业推介会举行。此次新商业推介会以...
银杏染深秋,才智聚香城。 11月15日下午,由新都区香城建设服务中心、新都区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新都区商务和...
对于成都人来说,双十一绝不止网上的狂欢。 世邦魏理仕日前发布的《中国重点城市零售物业租户普查报告|2018成都...
为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抢抓航空产业升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9月27日,我区召开四川成...
取材身边事开启互动式警示教育第一课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案例,白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打麻将,...
近日,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关于降低我省一般工商业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四川电网(含2016年及以后新改制供...
1月16日,区商务旅游局执法人员对我区已备案企业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进行专项检查。 检查人员来到懿润百货、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