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新闻:通报背后丨揭开违规办宴隐身衣(2)

发布时间:2021-01-05 16:02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通报背后丨揭开违规办宴隐身衣(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有的未按规定报告或不如实报告操办情况。如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盐和特殊食品监督管理处处长史全力,未向组织报备,违规操办婚宴并收受6名管理...

有的未按规定报告或不如实报告操办情况。如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盐和特殊食品监督管理处处长史全力,未向组织报备,违规操办婚宴并收受6名管理服务对象礼金共计1.8万元。此外,史全力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今年10月,史全力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大过处分,其违纪违法所得被收缴。

有的借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敛财,违规收送礼品礼金。2018年1月,重庆市巫山县原环保局党组书记宋正堂向组织报告拟为其子操办婚宴,申报宴请范围为管理服务对象以外的亲友。2018年2月4日,宋正堂为其子操办婚宴,多名管理服务对象参加。宋正堂违规收受14名管理服务对象礼金3.35万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退还所收受礼金。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中玩起了“躲猫猫”,企图规避监管。化整为零、多次操办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如山西省太原工人北文化宫副主任郭新平在为其子操办婚事过程中,未按规定申报,先后分四次在不同酒店设宴50桌,并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金。

记者注意到,有的党员干部担心暴露,自己不出面,安排或者默许由非党员干部的亲属、朋友等人代为操办、代收礼金。

3 借宴席联络人情、攀附关系,借人情往来掩盖送礼和敛财之实

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的当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仍然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甚至通过阳奉阴违、化明为暗等方式掩人耳目,这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

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认为,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盲目攀比、讲排场、好面子等糟粕导致大操大办的社会风气仍有残留。

“孩子结婚是一辈子的事,就想热闹热闹”“都是人情往来,不好意思不收”“按照以往的习俗操办的”……相当一部分涉事人员谈起自己的违纪问题时,都归咎于“礼尚往来”“风俗人情”,认为人情社会,不能自己没面子,也不能驳了别人的面子。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了大操大办的‘家底子’,特别是受传统习俗影响,普遍认为宴席就应该搞得热热闹闹,即便没有‘家底子’,也要打肿脸充胖子,把宴席办大撑面子。”云南省普洱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认为,与此同时,受基层熟人社会的影响,大家觉得宴席上被邀请是看得起的表现,从而导致越请越多。

一些送礼的当事人诉苦说,“谁家没个红白喜事”“低头不见抬头见”“别人送了你不送,以后怕领导穿小鞋”,言语中表露出自己也是不愿意的,不过是随波逐流、盲目从众。

“违规操办的背后,折射出一些党员干部存在随大流思想,面对歪风邪气不敢斗争、不愿抵制。”宋伟分析。

记者调查发现,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在基层表现较为明显,涉及主体往往是具有一定权力的基层干部。在云南省普洱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看来,这些干部职权涉及群众利益的许多具体事宜,当这些干部家中办事,利益相关人就会“闻风而动”。

梳理各地通报,记者发现,绝大多数违规操办婚丧喜庆问题都伴随着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行为,少部分人把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作为“感情投资”的机会,巧借宴席之机,联络人情、攀附关系,借人情往来掩盖送礼和敛财之实。

违规大操大办,既让婚丧喜庆成为滋生不正之风的温床,有损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形象,还常常造成奢侈浪费,有违勤俭节约的美德。“很多菜品都没怎么动,就直接进了垃圾桶,最终‘盛宴’变成了‘剩宴’。”一名近日参加过宴席的群众谈道。

4 紧盯重要节点、“关键少数”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防止申报一套、操办一套

对于违规操办婚丧喜庆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多管齐下,持续加大监督和惩处力度,坚决刹住面子与利益交织之下的违规办宴歪风。

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多涉及领导干部,宋伟建议,要紧盯“关键少数”,对其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申报、审批和公示情况加强监督检查,严防申报一套、操办一套。四川省什邡市纪委监委细化婚丧喜庆操办规模和程序,通过受理举报、现场督查、明察暗访、舆论监督等方式,加大对党员干部在婚丧喜庆事宜等方面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通报背后丨揭开违规办宴隐身衣(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