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新闻:观察 |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3)

发布时间:2021-06-17 14:53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观察 |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这档名为力量之源红色100的项目,围绕100个关键词讲述100个红色小故事。视频前半段微剧情生动有趣,保安队长、保洁阿姨等纷纷出镜客串;后半段红色故...

这档名为“力量之源·红色100”的项目,围绕100个关键词讲述100个红色小故事。视频前半段微剧情生动有趣,保安队长、保洁阿姨等纷纷出镜客串;后半段红色故事叙述严谨,由党史专家出镜解读,为大家讲述中共四大召开背景、主要成果及历史贡献等。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散发着“真理的味道”;《可爱的中国》手稿书,镌刻着党的初心使命;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京香山示意图,勉励我们“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学史力行,鉴往知来,革命文物“会说话”,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不能因为革命文物得来不易,就让它待在库房里不见天日,那就失去了革命精神的传播意义。”在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主任康彦新看来,革命文物的“光彩”源自其背后承载的精神内核。比如,纪念馆里一个看似普通的碟子,是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精神的写照。“它是周恩来用来盖茶杯的,原有的杯盖不小心被碾碎后,他舍不得扔掉茶杯,就用这个办法将就用下去。”

“工农劳苦群众解放万岁”“男女平权,实行8小时工作制”……在江西于都,推开客家风格的土楼大门,一条条红军标语,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火红的记忆。

“于都是红色标语的资源库,留存标语多达1720多条。”于都县博物馆陈列部主任谢称英介绍,“标语使用最简单、最直接、最生动的语言,为我们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由于标语大都用炭笔、毛笔等写在农村土房墙面,房子年久失修,标语风吹日晒,不少民间守护人自发投入维护。政府将维修好的革命遗址交给近百位守护人使用管理,给予适当补助,守护人通过讲解等工作获取一定收入,红色遗址重现生机。

“要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就要加强策划,把隐藏于革命文物中的故事讲出来、传开去。”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表示,应注意利用新科技,创新展示手段,多办精品专题展览,增强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生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

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不少红色圣地成为人们假日旅游必去的网红打卡地,今年红色旅游更是呈现火爆之势。“红色旅游,形式在旅游、特色在红色、本质在精神,红色之旅实际上是一场精神之旅。而革命文物是红色旅游的核心要素,只有把革命文物保护好,才能使红色旅游发展好。”康彦新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韩亚栋 管筱璞)

 

观察 |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