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新闻:再见了“69信箱”生活区(3)

发布时间:2017-06-30 16:1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再见了“69信箱”生活区(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一栋苏联援建的三层高楼房,红砖裸露在外,十五六平米的空间挤着一家人,这是张璨家在69信箱最初的住址,“两家人一个巷道,共用一个厨房和厕所,...

  一栋苏联援建的三层高楼房,红砖裸露在外,十五六平米的空间挤着一家人,这是张璨家在69信箱最初的住址,“两家人一个巷道,共用一个厨房和厕所,邻里之间感情好得很。”张璨告诉记者,记忆中邻里之间总是敞开大门,隔壁阿姨在过道上炒菜时都能闻见饭香,去谁家做客也不拘束。

儿时天堂已杂草丛生

青春都留在了69信箱

  作为职工子弟,张璨的成长里最不缺的就是小伙伴,饭后一吆喝全部集合到一起,“我们就在这里丢沙包、跳房子。”张璨指着眼前一空坝坝说,这里曾是69信箱子弟玩耍的天堂,偶尔和年长一点的哥哥姐姐打打球,有时还会组织拔河比赛,如今已是杂草丛生的荒芜地。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的垃圾回收还很不方便,那时候巷子里每家每户产生的垃圾就会集中收集起来,每当傍晚,就有人骑着自行车、摇着铃铛过来收垃圾,“我们听见铃铛响,就知道又该处理今天的垃圾了。”

  1981年,张璨进入69信箱工作,每天早八晚五,过起了“两点一线”的生活。自行车还是最主要的代步工具,张璨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十几分钟就能到工厂,一路上都是自己的同事,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伍密布在整条道路上,“那是真正的轧马路啊!”张璨说。

  张璨穿越职工宿舍去上班的路上,就是如今建设路华联商厦附近,同行的6路公交车就这样悄然淹没在自行车大军中,“那时的公交车司机,还需要很高超的技术才能开过去呢。”

  每天五点准时下班,张璨骑着自行车回到熟悉的小巷,路边开始出现卖蔬菜的流动摊位,小商贩的叫卖声和吆喝声,夹杂着孩童的打闹声回旋在巷子上空,“回头望,那就是我们的青春。”

再见了“69信箱”生活区(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