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新闻: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3)

发布时间:2018-02-26 18:02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在基层,还有家庭医生的医疗服务打通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最后一公里”。不久前,家住水杉街166号的李女士怀孕33周了。和很多准妈妈不同的是,她刚怀...

在基层,还有家庭医生的医疗服务打通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最后一公里”。不久前,家住水杉街166号的李女士怀孕33周了。和很多准妈妈不同的是,她刚怀孕就签订了电视医生服务,在家就能远程问诊、咨询,“这样避免了经常请假去医院,也规避了路上的风险,非常方便。”让李女士赞不绝口的家庭医生,是锦江区推出的“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而在农村,被评为“2017年度成都市优秀家庭医生团队”的天府新区白沙卫生院俞赟家庭医生团队,为了方便群众看病,想出了很接地气的办法——和茶铺老板协商定为医疗点,还免费上门为瘫痪在家的残疾人提供健康教育、医疗服务。截至2016年,成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7%,远远高出当初的预期目标值,而根据规划,到2020年这个数据将达到50%以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家门口就医的便捷性,正是“健康成都”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注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体现在一个个民生“小”坐标中。除了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成都还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全国首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副省级城市,成都加大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好球!”傍晚,都江堰中学的操场上,一群生龙活虎的高中生正挥汗如雨赛着球,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在不远处望着这些青春的身影,不由自主地拍手叫好。这位老人叫余业果,是成都第一批“常青树——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计划”的退休老师。有24年校长生涯的余老选择再次回到深爱的教育岗位,开启了新征程,穿行于农村学校之间,深入到课堂之内,投身到教师之中。每年,都有一批像余老一样的“常青树”播撒入成都最需要他们的土壤里,助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