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新闻:“活化”文化遗产助推桐庐旅游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9-29 11:24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活化”文化遗产助推桐庐旅游经济发展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有着中国画城、潇洒桐庐之称的桐庐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房改造、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注重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保护,有效地传承了这些祖传家底。如今,这些承载着厚重历...

  有着“中国画城、潇洒桐庐”之称的桐庐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房改造、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注重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保护,有效地传承了这些祖传“家底”。如今,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村落、古文化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前往,成为桐庐县文化旅游的一张黄金名片。
  挖掘村落文化底蕴
  教育基地焕发文化内在美
  位于桐庐县江南镇的荻浦村,已有1000多年历史,村里现在还有明清古建筑堂屋20多幢,包括荻浦古戏曲文化的标志保庆堂。
  “这个地方主要是徽派建筑,这里打造主要是孝义文化,这里的村民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复姓,就是申屠。”桐庐县委党校教师杨敏智说。
  据《古村荻浦》记载,荻浦村村民申屠开基因孝子事迹感动一方,乾隆帝御批赐孝子牌坊,孝子精神遂成为荻浦特色孝义文化,被当地的村民世代传承。
  荻浦村在新时期建设打造中,注重挖掘古村落先贤的传统思想文化,用文化礼堂搭起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继相延的桥梁,在文化的聚合作用下,村子热闹了起来,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千年古韵,荻浦村也成了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基地。
  同样,位于江南镇的环溪村则崇尚廉文化。环溪村是著有炙口名篇《爱莲说》的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子孙后裔的聚集地,一踏入环溪村,凡有水塘、溪流、石臼的地方都有各种景观莲,可见周敦颐赞颂的“莲文化”源远流长。
  环溪村以“清莲环溪”为村文化标识,打造廉政教育基地。环溪村还以花为媒建立莲文化创意园,种植白莲、粉莲、九品香莲等20余个品种数百亩,大力推进莲产业发展。
  在桐庐县,像荻浦、环溪这样的历史文化名村有不少,通过充分利用山清水秀的自然条件和深入挖掘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村落焕发着文化的内在美。
  宗族祠堂“变身”村民礼堂营造村民“精神家园”
  此外,桐庐县还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列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遵循“青山绿水古居+民俗文化风情”模式,实现了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文化礼堂。
  沿着马岭古道一路向前,便可看到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村庄,这就是拥有700余年历史的茆坪村。说起茆坪村最有权威的建筑,莫过于胡氏宗祠,也就是现今的茆坪村文化礼堂。礼堂里陈列了各个时代的器具、契约、文字等,俨然是个民俗博物馆。
  清廉环溪、孝义荻浦、善学芦茨……桐庐的农村文化礼堂根据各自文化底蕴和特色,打出新的文化名片。文化大礼堂不仅成为村民们文化娱乐的地方,更是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村民自我展示的“精神家园”。
  600多年前,元朝画家黄公望用三年多时间挥毫泼墨,描绘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画上所绘景致来自桐庐县的富春江畔。近年来,桐庐县坚持城市发展和美丽乡村统筹推进,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跃然画中。  (杨 黎  韦 啸)

“活化”文化遗产助推桐庐旅游经济发展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