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新闻:中国纪检监察报:为政常问“我是谁”

发布时间:2018-05-07 12:36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中国纪检监察报:为政常问“我是谁”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经验表明,摆不正自己与组织、与他人、与老百姓的关系,刚愎自用,不知轻重,必然会铸成大错。...

摘要:经验表明,摆不正自己与组织、与他人、与老百姓的关系,刚愎自用,不知轻重,必然会铸成大错。

经验表明,摆不正自己与组织、与他人、与老百姓的关系,刚愎自用,不知轻重,必然会铸成大错。

报道说,有的领导干部党的十八大之后在贪腐路上依然“不收敛、不收手”,其狂妄据说是来自这样的“底气”:像我这样的本事、这样的级别、这样的来头,即使是有问题也很难扳动——而实际情况往往是,话音未落就跌落马下。

有分析认为,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违法乱纪,原因固然复杂,但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始终没有搞清楚“我是谁”。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太把自己当回事”。或者,随着职务提升、权力渐大、赞扬太多,失去了应有的清醒,用群众的话说,“太不把别人当回事”。经验表明,摆不正自己与组织、与他人、与老百姓的关系,刚愎自用,不知轻重,必然会铸成大错。

“我是谁?”这难道是个问题吗?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看,这还真是个问题。

一种比较典型的现象是:有的企业从艰难困苦中奋起,这些年快速发展效益不错,于是有的高管就认为“业是我创的,钱是我赚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别人管不着!”有的地方领导把班子工作分工理解为划分“势力范围”,说什么“这是我管的地盘,别人不用管!”有的部门领导认为,拍板决策是一把手的事,根本不把民主集中制放在眼里,大事小情一律自己说了算,“这是我管的事!”

还有一种更极端的,以为自己的功劳、业绩和才能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所以挑战法律权威,妄自认为即使违法犯罪也没人敢动自己,“离了我,企业就不好办,办不成。”有人认为,个人是业务“首席”,是技术“大拿”,是营销“奇才”,是管理“大师”,“查处了我没人能干我这活,单位就得垮了”。

中国纪检监察报:为政常问“我是谁”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