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新闻:重读传奇简阳作家周克芹 再品乡土文学经典

发布时间:2016-10-26 09:10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重读传奇简阳作家周克芹 再品乡土文学经典由成都新闻网采编:重读传奇简阳作家周克芹 再品乡土文学经典...

【人物档案】

周克芹,生于1936年,四川省简阳市人。1953年考入成都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回乡务农,先后当过农民、民校老师、消费队长、大队会计、农业技术员、公社和区干部等。曾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1959年,周克芹末尾文学创作。因为长期生存在乡村,相熟乡村生存,他的作品大都是反映乡村生存的题材。1979年,调四川省文联任专职作家。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古代作家》主编等。1990年因病逝世。

周克芹擅长刻画蜀中乡村的生存和人物,小说中个性显明的艺术笼统和深厚宛转的情韵,不只蕴涵着作者对“农业成绩”、“农民成绩”的感性思索,也标志着他的艺术谋求。

重读传奇简阳作家周克芹 再品乡土文学经典

“在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上,带有浓厚本地特征的乡土文学,不断有一个大的传统。这个大的乡土文学传统,次要是以南方的孙犁、赵树理为人所知。其实,在这个大传统之外,还有一个相对较少人深化了解的文学小传统。比如四川这片土地上的乡土文学,就构成和积攒出一股很强大的审美阅历和创作财富。他们用带有四川外乡特征的言语写四川外乡的生存,带有四川的文明特征,其中以李劼人、周克芹为卓越代表。”2016年10月,作家阿来在承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谈起了周克芹的文学世界。

1936年10月28日,周克芹出生在四川省原简阳县一个清苦的农民家庭。1982年,46岁的周克芹以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与魏巍的《西方》、姚雪垠的《李自成》、莫应丰的《将军吟》、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古华的《芙蓉镇》,一同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一个农民作家的传奇,由此诞生。作为首届茅奖获得者之一,周克芹曾备受关注过;作为一个英年早逝的作家,一个书写改革开放初期四川乡村乡土社会生存的作家,周克芹难免不会由于时代的变迁,而被一些人忘记。然而,不管是大红大紫,还是被人忘记,周克芹创作的作品,不断在那里,期待着他的知音读者。

2016年10月28日,是周克芹诞辰80周年纪念日。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纪念是浏览、欣赏他的作品。咱们经过文本深读,走进周克芹这位“民族平凡的书记员”(李敬泽语)的文学与生命世界。借此机遇,咱们也可深化考虑文学与人生、作家与时代的关系。

农家少年的葫芦坝

大作家的文学原乡

很多优良的作家,都有本人的文学原乡。

这些文学原乡,是事实的,也是文学的。它们存在于地图上,更存在于文学的世界里。天文的实践存在,滋润着作家们,提供了文学创作的根基与源泉。文学创作,又让这个天文实践存在,削减了另一种空灵的诗意气息。

比如莫言笔下的山东高密,张炜的胶东半岛,贾平凹的商州,陈虔诚的白鹿原,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对于四川作家周克芹来说,他的文学原乡,也是他的生身故乡,是四川简阳的葫芦坝。

1936年10月28日,周克芹出生在简阳石桥镇外的一间磨房。在镇上念过几年书,停学后加入过土改静止,干过农活;16岁进入省城一家食糖联营门市当店员,17岁考入成都农技校。1958年毕业时,被论断为“政治不迭格,不予分配工作”,遣前往乡务农20年。

周克芹的他乡简阳,不只是他事实生存中的他乡,也是他的文学世界形容的原乡。跟很多虚拟小说会用化名不同,周克芹的小说,几乎都是切实的地名。尤其是简阳的葫芦坝,他在本人的小说中,无数次停止了深情而诗意的形容。以致于很多人慕名返回简阳探寻周克芹故里,首先就会提到葫芦坝。

葫芦坝位于简阳市大葫村,地处简城北郊,因绛溪河环绕成岛、形似葫芦,素有葫芦坝之称。

咱们来看看周克芹是如何形容本人的文学原乡的。在他的长篇代表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关于葫芦坝的清新诗意的形容文字,随处可见,比如:“晨曦姗姗来迟,星星不肯离去。但是,乳白色的蒸气已从河面上徐徐升起来。这环绕着葫芦坝的绛溪河啊,不知哪儿来的这么多缥缈透明的白纱!霎时里,就组成了一笼渺小的白帐子,把个方圆十里的葫芦坝给严严实实地罩了起来。这,就是沱江流域的河谷地带有名的大雾了。”

周克芹的生前好友、评论家刘中桥学生,曾写过一篇名为《一个作家的固执与纠结》的纪念文章。在文章中,刘中桥十分精辟地谈到周克芹与土地的关系,以为周克芹是“地造之才,是土地和农村之子,靠近泥土,空气清新,心灵纯洁,设想才会充散施展。葫芦坝是他的生根瘠田,这里的春种秋收、农家忧乐,这里的山月江柳、竹林松冈,激起过他的才华,被尽情纵意地写进了作品”。

故土的风致是如何详细影响到周克芹的?刘中桥写得极为细致、动人:

重读传奇简阳作家周克芹 再品乡土文学经典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