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
全副武装,“带”回的蚂蝗能成一道菜
守林
背包超30斤,两趟专项巡护穿坏一双鞋
护林
发现动植物“活化石”,还救活野生大熊猫
位于崇州市鸡冠山乡的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占地101.414平方公里,地处卧龙和黑水河保护区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大熊猫邛崃山种群交流的关键通道和连接纽带,也是邛崃山系大熊猫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生活着包括大熊猫、雪豹、金丝猴、红豆杉、珙桐在内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在这片保护区内,有一群护林员,平均15天穿坏一双军用胶鞋,每年巡护100次以上,巡护里程累计超过500公里,他们如此辛劳,只为守护这一方山林。
进山等于“失联”
“山里没有手机信号,进了山就等于‘失联’, pt游戏是什么-简阳热线,家属都习惯了。”
从怀远古镇到鸡冠山公路的尽头,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巴栗坪保护站内,鞍子河自然保护区保护科科长付强、巴栗坪保护站站长周红林、巡护员古永强围坐在一块,将包裹住小腿的蓝色布袜褪下,并脱下迷彩色胶鞋,仔细翻找着。在他们面前的盆子里,十余条蚂蝗来回扭动着黑色的身躯。“可以做一道凉拌蚂蝗了。”付强笑着调侃道。
迷彩服,腿部外裹一双高至膝盖的蓝色布袜,每人的背包还装着两双用于防护蚂蝗的蓝色布袜、一双胶鞋, cc娱乐一输入pg44.vip-简阳热线,以及若干干粮。“武装”至此,仍免不了有一两只蚂蝗穿过层层防护,“嵌”进皮肤。周红林晚上洗澡时才发现手臂和腰上,有两个蚂蝗留下的“血口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