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易立分析史料认为,直到明初,天府广场及周边仍被视作蜀汉宫城所在。《明太祖实录》记载在成都修建蜀王府时,就曾有“以蜀先主旧城水绕处为外垣、中筑王城”这样的表述。而根据《三国志·钟会传》等文献推测,蜀汉皇宫,和当年的益州州府、蜀郡郡府距离很近。四川大剧院古遗址中,石犀的倾倒地和规模巨大的夯土台基恰巧位于同一文化层。而根据史料记载,石犀的摆放处极可能就是州府或郡府等建筑的门外。
三国末年,曹魏名将钟会和邓艾攻打蜀汉致其灭亡后,钟会和蜀汉降将姜维打算据蜀自立,并矫诏起兵。在那场兵变中,蜀汉皇宫甚至大城毁损严重。此后,司马氏平定蜀地叛乱。易立认为,被推倒的石犀和残损的建筑基址,极可能就是司马氏平定叛乱的结果,“因为石犀掩埋的坑底未经任何处理,属于非正常掩埋。如果不是有组织、有预谋且成规模的行动,很难实现这么大的破坏度。而曹魏平定蜀地,将最具地方传统文化特征的石犀推倒,并摧毁具有象征意义的核心建筑,恰好可以实现征服的政治目的。”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图由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