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兴盛的逻辑:产业兴,城市兴,产业崛起,大城崛起。
纵观全球,发达城市都因拥有强大的产业体系而站到世界舞台中央。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表明,,大城崛起就是产业崛起,产业崛起推动大城崛起。有的大城市崛起之后长盛不衰,如纽约,得益于产业不断转型、升级、重生;有的大城市崛起之后却走向衰落,如底特律,因曾经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走向了衰落;有的大城市从一张白纸迅速崛起,如深圳,凭借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开花结果。
因此,2017年7月2日,成都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站稳国家中心城市的位置,核心在城市功能,关键靠产业支撑,要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7月12日到8月10日,不足一个月内,成都连开八场新闻发布会,接连发布了包括“产业新政50条”以及人才、土地、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物流、能源、金融等系列配套措施在内的一揽子产业新政,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加快推进要素供给侧改革,培育产业生态链生态圈,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夯实国家中心城市产业支撑。
9月11日,美国知名独立经济智库米尔肯研究所发布年度报告指出,成都由于多元化和高附加值产业的积极发展,对创新和创业精神的鼓励,人才储备的丰富以及较低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当选为“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还指出,成都在中国一线及二线城市中从去年排名第五跃升至首位,驱动因素是政府的支持,以及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工作措施和弥补东西部发展差距的努力,令其工资、地区生产总值和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均有出色增长。
一切都顺理成章。
我们来看看,这场来自成都的产业要素供给侧改革,如何创新要素供给?怎样培育产业生态?市场信心如何?答案在逐渐呈现。
要素与创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