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来,蒋小葵接触最多的就是丝绸和丝绸原料——生丝。为企业检验发证、帮企业改进技术、研究行业和技术发展,是她这28年孜孜不倦的事。
这28年,蒋小葵也见证了南充丝绸的发展变迁。以她所在的丝检中心实验室为例,,丝绸发展黄金时期,实验室人员50名,一年检验15000多批生丝。
思路
助力南充丝绸出口
她提议打造全球优质原料基地
作为工程师,蒋小葵的工作繁琐精细,24小时候命,随报随检。高校科班毕业的蒋小葵,在参加工作之初曾被企业“嫌弃”是学院派,这让她很不服气。做实验室工作的同时,她开始深入企业。六合丝绸,是南充本地制品丝绸企业,生产的5A级产品是出口意大利的高端产品,为了帮助六合提高复丝强力,蒋小葵反复实验,实验报告写了几十页。
“我们是技术执法部门,把好技术关是我们最基础最重要的职责。”蒋小葵工作的这28年,丝绸标准不断精细,每一次生丝标准出台,蒋小葵都会将丝绸企业的数据和指标进行比对,帮企业改进技术提升。提高南充丝绸在世界舞台的技术含量。不断地学习、总结,精钻技术,蒋小葵成为丝绸行业响当当的专家、高级工程师。
目前,她正在参与起草全国桑蚕土丝标准化制定,由她起草的《桑蚕双宫丝》标准,已在丝绸行业广泛应用。她还提出,要在南充乃至全川,依托生丝等丝绸原料基础,打造全球优质丝绸原料基地。
情怀
技术创新、专利不断
她志在推动中国丝绸技术进步
2012年,南充打造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南充研究中心,蒋小葵是推动者。2016年,南充首次生产出彩色双宫丝,蒋小葵是项目带头人。这些年来,蒋小葵参与、主持丝绸厚重织物整理技术,进出口蚕丝检验技术,鲜茧缫丝鉴别技术等多个科研项目,制定出桑蚕双宫丝、进出口纺织品质量符合性评价方法等5个标准,获得链条传动省力脚踏缫丝机、高精度生丝外观检测灯光装置等6个专利,发表论文40多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