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新闻:将民族文化注入特色旅游肌理(2)

发布时间:2017-10-16 07:1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将民族文化注入特色旅游肌理(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董马藏寨,相传是个古寨,是土司所在地,附近的山上还有古战场遗址,曾经屹立在寨门口的破败的古碉楼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方面是只有土司才能...

董马藏寨,相传是个古寨,是土司所在地,附近的山上还有古战场遗址,曾经屹立在寨门口的破败的古碉楼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方面是只有土司才能修碉楼,另一方面,碉楼也是有军事意义的。”杨金华说,村寨的历史,连年龄最大的老人也无法说清,祖先们到底是从何时就定居于此的。

修复古碉楼,塑造新的旅游地标。今年8月,投资40万的古碉楼的修复项目启动。“长宽各8米,逐层往上缩减,最高高度能达到28.7米。”新津县援藏工作队成员冯勇告诉记者,按照一比一比例原址重建的董马藏寨古碉楼,全部使用当地原生态的石材、木材,甚至没有钢筋水泥,完全使用原始工艺。“建好后,可以登顶,俯瞰整个村寨。”

将民族文化注入特色旅游肌理

马儿锅庄省级非遗传承人牛富强在指导大家排练。 

传承非遗,让马尔锅庄成旅游品牌

小金川河南岸的宅垄乡马尔村,马尔锅庄在崇山峻岭间已经延唱了上千年,从重大节日的祭祀活动,到田间地头劳作之歌,或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轻快,或热情奔放、舞蹈律动,不拘时间地点的限制地表达藏乡人民的真情实感。

9月22日,在宅垄乡马尔村,身着盛装的藏族村民跳起了锅庄,男声宏亮高亢,女声尖细明亮,从一个横排到围城圈,脚步铿锵有力、整齐划一,每一个鼓点上都震动人心。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花白胡子的牛富强站在圈中,认真指点着村民的舞步,下个月,他们将出征全省的比赛。

将民族文化注入特色旅游肌理(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