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的一天,在三环路辅道上,一位女乘客怀疑自己乘坐的出租车使用假牌照,并报了警,110警察到了现场后,出租车司机坚决否认,民警一时也分不出真假,便通知交警到了现场。来的正是刘式成,他在查看了司机的相关证件后,向女乘客借了化妆镜,蹲在车前,将车牌稍微掀起一点,用化妆镜仔细查看了车牌背部的情况。“这辆车没问题!”刘式成检查完后说,还了出租车司机一个清白。原来在几十年的交警生涯中,他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经验,通过查看车牌背后的材质和暗记,便能识别真伪。
“以前我也上过当!”刘式成说,刚当交警的时候查了车,回来进行录入的时候,有的车牌照和证件总是对不上,一些驾驶员使用了假证件。因为当时没有警务通,在现场不能查证。他便开始琢磨学习,找来专门的书看,甚至到生产厂家去取经,找到细小的差别,再经过不断实践,终于有了一套经验。
不怕苦不怕累
“川陕雄鹰”要干到老
9月10日晚上6点多,刘式成开着警车在北星高架巡逻,无意中瞟了一眼旁边的一辆面包车,车后窗贴着深色的膜,看上去车身很重,“这个车很可能超载了,但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他心里暗自说道。一脚油开到和面包车平行的位置,再一看,前排就坐了4个人,中间一排人也是坐满的。这时面包车驾驶员也发现自己被警察盯住了,于是便开着车东躲西绕,妄图甩掉警车。却最终没能逃脱,被刘式成挡获,果然是一辆严重超员的面包车。
“刘哥,你太厉害了,不愧是‘川陕雄鹰’。”队里的同事爱这样夸刘式成。要当“川陕雄鹰”可不容易,当时川陕路条件差,大货车多,几乎每天堵车,而且一堵就是四五个小时,仅仅是排堵,就会累得人抬不起腰。“几乎每天吃午饭都是3点过,但心里很自豪。”刘式成说,,因为当时在交警内部流传这样一句话,只要能在川陕路上班,就能胜任其他岗位。
“川陕雄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深深激励着警队的同事们。“要一直在一线干下去,干到退休,我觉得很光荣。”刘式成说。
本报记者 何良 摄影 刘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