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新闻:【长征·成都记忆】红军在成都的112天(2)

发布时间:2016-10-23 12:4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长征·成都记忆】红军在成都的112天(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中共成都市委党史钻研室2009年出版的《红色印记成都市革命遗迹与纪念场馆》以及2014年出版的《红军在成都》两部著述,记载了红军在成都的历史。记者...

中共成都市委党史钻研室2009年出版的《红色印记——成都市革命遗迹与纪念场馆》以及2014年出版的《红军在成都》两部著述,记载了红军在成都的历史。记者依据书中的记叙,走访了局部红军遗址。

夜袭鱼岩

直逼平落的刘湘前线指挥所

现在,市民沿着“村村通”公路,就可以抵达夜袭鱼岩战役遗迹,这里群山坎坷,林竹枯萎,距离平落镇花秋山风景区只要4公里,一通以取道鱼岩通商的记事碑,就屹立在同乐村的村道一侧。攀上自西向南缩短的制高点,沿着山脊仍可见完整的进攻战壕,这里就是红军鱼岩战役的遗迹,见证着一段红色历史。

1935年,长征中西进的红四方面军为完成川陕甘方案和策应地方红军,全力向西线防御。6月,在懋功与地方红军会师。随后,地方红军北上,张国焘则以嘎曲河水涨碰壁为借口,坚持让红四方面军南下,转战川康边地区,方案“赤化全川”,10月,又收回《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斗方案》,红军到邛崃、大邑和蒲江,就是为了实施这个战斗的部分方案。

1935年10月,以徐向前为前敌总指挥的南下红军,以凌厉的守势,连克宝兴县、天全县、芦山县等处,并乘胜向前推动,进军名山县、邛大蒲地区。

这时已经完结与刘文辉的“二刘之战”成为“四川王”的刘湘,急调主力部队连夜赶赴名山和邛崃,沿名山县以东和邛崃县以南、以西,芦山县、天全县一线纵深配置兵力。刘湘始终加强兵力部署,不只把他的“剿总”行营设到了邛崃县,还在邛崃县的平落镇修“竹城”,作为他的前线指挥所。从11月6日末尾,南下红军兵分三路,相继进驻邛崃、蒲江、大邑三县境内。

【长征·成都记忆】红军在成都的112天(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