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新闻:【长征·成都记忆】红军在成都的112天(5)

发布时间:2016-10-23 12:4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长征·成都记忆】红军在成都的112天(5)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红军在指导穷苦群众建设苏维埃政权的同时,还协助各区、乡苏维埃政府组建了群众武装,在邛崃境内,这些群众武装有的称红军游击队,有的称独立营。...

红军在指导穷苦群众建设苏维埃政权的同时,还协助各区、乡苏维埃政府组建了群众武装,在邛崃境内,这些群众武装有的称红军游击队,有的称独立营。在邛崃东北二路就曾组建红军游击队6个营(队)、26个连(中队),共1260余人。各级区乡苏维埃政府还成立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有的又叫“童子团”)、妇女委员会等群众组织。

邛崃区、乡、村苏维埃政权建设后,率领群众惩办地主豪绅,履行土地革命,苏维埃政府查封与没收恶霸豪绅的财产,通南巴时称“打土豪”,邛崃称为“打粮户”或“打绅粮”,凡军阀、恶霸、豪绅、团总的财产,一概查封与没收,对普通的绅粮,则只查封没收其局部食粮与浮财。太和区、乡苏维埃政府查封没收的恶霸、团总、豪绅财产,仅食粮就数以万计,这些查封没收的财产,绝大局部分配给了穷苦农民群众。

土地革命在邛大蒲地区被群众称为“分田分地”,各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土地委员会,通过和平环境下粗放的阶层成分划分,末尾土地查评与土地的分配工作,分配土地普通都以插竹签为标记,竹签片上普通书写分得土地者的姓名、亩数与界限,有的还加注年月日等内容。在三角堰乡苏维埃分配土地的系列竹签片上有“马坪李万富分得田5亩、地3亩”等内容。

在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中,还可能看到“履行土地革命”等石刻标语、粗浅易懂的阶层划分五言歌:“空着两只手,啥子都没有,专替人唱工,能力糊糊口。这就是雇工,是乡村的无产阶层……”以及红军分田证等与土地革命相干的红色遗址。

【长征·成都记忆】红军在成都的112天(5)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