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新闻:四川日报关注天府新区:尖山村蜕变记

发布时间:2017-09-22 23:4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四川日报关注天府新区:尖山村蜕变记由成都新闻网采编:9月11日,四川日报第9版刊文,关注天府新区尖山村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切实解决群众信访难题。...

摘要:9月11日,四川日报第9版刊文,关注天府新区尖山村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切实解决群众信访难题。

四川日报关注天府新区:尖山村蜕变记

四川日报刊发该文章截图

四川日报关注天府新区:尖山村蜕变记

集中安置区正在修建中。

四川日报关注天府新区:尖山村蜕变记

500千伏变电站建在村上,成为村民12年来的心病。

“常年积访村”如何转变为“省级四好村”?

“上有高压线,下有清风莲”,这原本是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宣传的一个形象说法,但在成都,还真有这样的地方:500千伏变电站建在村上,高压线密布空中,纵横交错,如蜘蛛网;高压线下,有千亩荷塘。

变电站已设立12年。这座超高压变电站解决了成都南部的“电荒”,做出了贡献的村民,却活得“提心吊胆”:担心高压线辐射,担心输变电不安全,常年信访。

电力部门、环保部门、第三方检测机构不止一次来,调查结论一致,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一些村民不信,继续向上反映,而高压线下的田地渐被弃种撂荒。

这才有了千亩荷塘——“舞月荷花”田园综合体项目。

村民的土坯房变“荷风久居”,村里的产业往“旅游+深加工”转变,村民在“裂变”中学会自主决策、自主招标、自主分配、自我监督……村集体再度凝聚。

今年初,村庄换了个“帽子”,“常年积访村”一举变身“省级四好村”。今年9月,参与“荷风久居”项目的村民,有望领取“小别墅”钥匙。

这个村,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煎茶街道,叫尖山村。

尖山村“蜕变”背后,有基层治理机制的创新,有村民多年怨气转干劲的故事,它还成了当地廉政教育的活教材。

1

开门纳谏被群众围堵也是一种信任

尖山变电站,修建于2004年,它是继青白江龙王变电站之后,成都的第二座500千伏变电站。

起初村民欢欣鼓舞,那时村上经常停电,这下近水楼台,用电有了保障。但在2005年变电站正式并网运行后,一些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

“下雨天,打着伞从高压线下走过,会感到手麻。”村民黄元德说,只要在雾天等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就会听到头顶上空传来滋滋的声响。

四川日报关注天府新区:尖山村蜕变记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