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新闻:四川日报关注天府新区:尖山村蜕变记(2)

发布时间:2017-09-22 23:4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四川日报关注天府新区:尖山村蜕变记(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高压架空输电线行经的地方,称作高压走廊。居住在走廊旁的村民,怕刮风下雨,怕电磁辐射。走廊下方的土地,也被他们视为耕种禁区。 尖山村所在的...

高压架空输电线行经的地方,称作“高压走廊”。居住在走廊旁的村民,怕刮风下雨,怕电磁辐射。走廊下方的土地,也被他们视为耕种“禁区”。

尖山村所在的煎茶镇(后改为街道),曾是双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之一,镇上有个显著特点:“光棍”多。即使后来由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代管,该街道敬老院内的单身老人数量在直管区仍首屈一指。

为了改变落后面貌,2008年前后,煎茶镇大力发展养殖业,成为生猪养殖大镇,镇上年出栏生猪一度达到20万头。

对于这一产业转型,尖山村村民的反映是“雪上加霜”。

尖山村在白蜡沟下游,上游高庙村引入五家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场排出的粪水沿着白蜡沟流下来,浸入村民耕地。

“别人以为会肥沃土地,其实是污染。”尖山村村委会主任肖道彬说,粪水将七八百亩土地变成了盐碱地,种什么都减产。

村民开始了长达近10年的信访路。

转机出现在2014年。天府新区设立成都直管区,包括煎茶镇在内的13个镇(街)被代管。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管委会、纪工委确立“啃硬骨头”的目标,要在尖山村实现两个转变——

“变废为宝”,将撂荒污染的废地变为宝地;“由乱变治”,重塑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建设美丽新村。

四川日报关注天府新区:尖山村蜕变记(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