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新闻:【40年40组关键词】从“三来一补”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

发布时间:2018-11-26 23:3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40年40组关键词】从“三来一补”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我国出口贸易开始注重以质取...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我国出口贸易开始注重“以质取胜”,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明显上升,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由1992年的5%增加到2001年的17%。

加入WTO以后,伴随与世界贸易运行机制的接轨,我国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贸易额持续高速增长,引进外资规模巨大且平稳发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不断上升,弥补了内需不足的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进器。

从“三来一补”起步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中国逐渐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工厂”,带动了经济的强势崛起。“MADE IN CHINA”的标签随着商品流、信息流激荡全球,成为广为人知的中国符号。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东莞厚街镇是我国最大的制鞋业出口基地。2015年底,尽管出口量上升15%,但东莞绿洲鞋业总经理、台商李嘉泉仍感到沉重压力:出口单价被压低了2%,3000多元的月薪还招工不足,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不到一半的月薪就让年轻工人蜂拥而至,做一双鞋的成本至少低3美元。

“三年前客户报价会给我们‘八趴’(8%)毛利,现在低到‘三趴’。各种成本都在涨,只能靠把量做大,一直扩充很辛苦。”李嘉泉快言快语。

低端制造业的困境只是个缩影。随着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依靠外延扩张、以资源严重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以“新常态”为中国经济发展擘画了阶段分界。

【40年40组关键词】从“三来一补”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