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新闻:“礼赞70年”系列报道之四十三 从提出双百方针到建设文化强国(3)

发布时间:2019-09-13 15:1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礼赞70年”系列报道之四十三 从提出双百方针到建设文化强国(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给佛拍照,是石窟数字化最简单的解释。在昏暗的洞窟中,专业人员自制轨道、灯箱,分层、逐行拍摄壁画,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数量庞大的照片逐一...

“给佛拍照”,是石窟数字化最简单的解释。在昏暗的洞窟中,专业人员自制轨道、灯箱,分层、逐行拍摄壁画,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数量庞大的照片逐一比对、拼接和修正。莫高窟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数字化工程十分浩大。

2014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向公众开放。直径18米的球幕影院中,通过数字化取得的壁画素材纤毫毕现,游客可以饱览敦煌艺术的壮美。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30个洞窟的高清图像及全景漫游,免费在网上公布。次年,“数字敦煌”英文版上线。

乔兆福,祖籍河南,儿时跟随父亲戍边,从此扎根敦煌。莫高窟数字中心成立后,他们摄影、后期小组,每天都要在山上洞窟里待7个小时,拍摄并校验150张照片。耗时最长的61号洞窟,高9.8米,壁画面积756平方米,前后投入4个摄影小组20多名工作人员,两个半月累计拍摄47000多张照片。至今,他和团队已经拍摄了数十万张洞窟照片。

乔兆福说:“有时候枯燥得让人发疯,需要停下来到洞窟外面走一走,散散心,才能继续工作。但看到取景器里那些千年以前的壁画、塑像,还有采集完成的数字作品,又顿时有了干劲儿。”

截至2018年,敦煌研究院已完成180余个洞窟壁画的数字化采集和120余个洞窟的全景漫游。建设完整的敦煌石窟数字档案,以现代科技手段,让世界文化遗产“容颜永驻”。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人民一直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文化领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念、胸襟、气魄,文化自信得到彰显,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人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礼赞70年”系列报道之四十三 从提出双百方针到建设文化强国(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