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新闻:对微腐败要无微不治

发布时间:2020-04-20 01:32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对微腐败要无微不治由成都新闻网采编:近日,广东、江西、安徽、新疆、甘肃等地相继查处通报一批微腐败典型案例,如,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某村连续4年全村平分低保金共35.5万余元,先后两届村干部坐享其成,导致真正发到123户低保户...

近日,广东、江西、安徽、新疆、甘肃等地相继查处通报一批“微腐败”典型案例,如,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某村连续4年全村平分低保金共35.5万余元,先后两届村干部“坐享其成”,导致真正发到123户低保户手中的总共只有3万元。广东省揭阳市3个村的村干部在危房改造、五保供养金申领发放等方面违规收费、骗取补助资金。各地集中整治“微腐败”、持续规范“微权力”,是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工作部署的实际行动。

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看似微不足道,却损害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挥霍着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与那些金额巨大的案例相比,农村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也更为反感、痛恨,其恶劣影响和危害程度不亚于一些大案要案。能不能消除“微腐败”,直接关系到基层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保障维护,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覆盖“最后一公里”。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微腐败”的整治力度,持续净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近年来查处通报的“微腐败”案例中可以看出,涉案人员级别不高、权力不大,寻租空间却不小。他们中有的麻木不仁、吃拿卡要,有的雁过拔毛、假公济私,有的优亲厚友、弄虚作假,有的甚至巧取豪夺、涉黑涉恶。究其原因,多是因为“微权力”失控所致,加之部分基层村干部纪法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缺乏党性锻炼,以及权力配置不合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不严谨,使得“微腐败”有机可乘。此外,面对不起眼的“微腐败”,有些上级领导干部不以为然,以为简单批评教育就可以,不必较真碰硬“大动干戈”,导致心存侥幸者无所顾忌。

对微腐败要无微不治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