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拍摄过程中,从主演到临时演员都没花钱,都是通过说服、邀请进来的。所以,这不仅仅是我们的电影,也属于热爱重庆的每个人。”段慈新说。
“结果对孩子们来说是重要的,但体会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昨日,熊雨轩妈妈在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她只给予精神上鼓励和思路上探讨,实践环节需要靠孩子们去实践,要让他们认识到,一个项目成果不仅需要技术、资金支持,更需要团队合作和社会各界支持。(重庆晚报记者 周小平 实习生 穆天磊)
“这部微电影让我懂得感恩”
——段慈新(制片人,编剧,17岁)
当你开始尝试做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时,一句话、一个善意微笑……都是对你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这部微电影让我变得更加感性,也让我懂得感恩!
7月4日开始拍摄,在南岸区南滨路,遇到一位卖冰粉凉虾的叔叔。我们把这位叔叔临时拉来参演。我跟他讲述了我们拍摄的内容,还把剧本拿给他看。他看了之后觉得我们这群年轻人特别有想法,爽快答应当群众演员。
当天拍摄完,晚上打开手机,看到叔叔给我发了条微信:“艺术之路很艰辛,希望你们成功。”当时,我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样一个被我们随机拉来的临时演员,这么理解我们,而我甚至还不知他叫啥,我觉得好感动。
第4次改剧本时,大家都有点浮躁。后来,闺蜜把剧本给了一个叫陈虹旭的高三学生看,对方在半夜5条5条语音发来,我的确有些生气,为啥要我睡着了还要起来跟他讨论?结果,电话那边语气超好第一句是:“我看了你们的剧本感触特别深,我觉得写的就是我,我学画画那段时间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也在想着为重庆做些什么。”
...
11日,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岚山喃艺术园区,12名大学毕业生抱成一团泣不成声。这群正在追梦中的大学毕业生目前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