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张江作也是一名“环保达人”,平日里很提倡低碳环保生活,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这些小小的环保事,他也很留心去做。“以前不了解黄标车对环境的危害,现在知道了,我当然要主动行动。”张江作说,“只要我们呼吸的空气能变得更干净,就算要付出一些也很值得。”
环保课堂:
为什么“治霾”要禁黄标车?
危害大,排放量高于“国Ⅴ”车40倍
近年来,机动车排放污染是造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成都市也不例外。据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来看,成都市机动车尾气的“贡献”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是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占到中心城区NOx排放总量的70%以上,是成都市二氧化氮(NO2)浓度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二是机动车对大气颗粒物的综合贡献大,对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综合贡献分别达到27.9%和24.7%,是其主要来源;三是机动车排放的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臭氧(O3)生成的重要前提物,会增强大气氧化性,加剧城市O3污染。
而黄标车更是机动车排放污染的重中之重,所谓“黄标车”,即是对高污染排放车辆的别称。《2014年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定义黄标车指排放水平低于“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按照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国范围的黄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