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袋生活垃圾,诞生于皇冠国际社区一户居民家中。“我”的体重有三斤多,圆溜溜的“肚”里装满果皮、废报纸、食品包装袋、塑料瓶、菜叶和一些残羹剩饭。8月23日,傍晚,主人在出门散步的途中顺手将“我”丢进了小区里的垃圾桶,“我”的“旅行”也就此开始了。
为了让你清楚“我”的去向,“我”写了一旅行日记,记录了“我”一天的旅行轨迹。
第一站:小区垃圾桶
“我”的主人是很会生活的主妇,每次出门前,她都会为我减肥——拿走肚子里面的废报纸、塑料瓶放进另外一个袋子里,用来换取一些生活用品。
小区的垃圾桶是“我”走出家门“旅行”的第一站。在这里,“我”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小区里的保洁员阿姨。主人为我减肥之后,保洁员阿姨再为我第二次瘦身。
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没错,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从“我们”中能找到的可利用物品就越来越多。在垃圾桶里躺了没有几分钟,“我”和来自其他家庭的小伙伴,就被一位保洁员解开“衣裳”,将里面有价值的物品一一挑走。
对此,“我”有些窃喜。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在我区,垃圾分类处理还尚在起步阶段,很多居民还没有垃圾分类意识,前端分类机制也还在试点阶段,如果不在最初环节就做好垃圾分类,等到后续阶段再去分类更难了。老实说,“我”很希望自己能苗条一些。“我”越瘦,对环境的贡献就越大。
第二站:小区垃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