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安捐献作品给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特约摄影 丁瑞涛
昨天上午,由成都·中国书法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主办的“艺墨岁月——王建安书画篆刻微雕展”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大雅堂隆重举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书记贾兰,以及省内外众多著名艺术家、艺术界人士和评论家等百余位嘉宾出席了开幕仪式。
王建安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杜甫草堂诗书画院特聘画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艺术顾问、“千诗碑”工程专家组成员。今年已78岁的王建安擅长绘画、书法、治印、微雕等艺术门类,在圈内有“蜀中异人”的称号。
此次展览展出180余件作品,包含了王建安近年来创作的微雕、篆刻、书法、绘画精品力作。在本次展览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他的《易经》微雕作品,在马鹿角剖面刻有正楷繁体3万多字,用文字组成似树干年轮的字组,该作品曾获2014年四川工艺美术金奖。在此展中,观众们还能欣赏到一种集绘画、书法、篆刻、微雕四门艺术于一体的艺术精品——“四绝”折扇。
人称“墨隐”
一直追求真正的朦胧美
乐山人王建安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当年他在成都美术学校毕业后本可以留校,但他最后选择进入当时的五一乐器厂,专职做乐器的检验工作,当时工厂的一位领导存有很大一箱新闻纸,王建安把他那一箱新闻纸全画满了各种速写!稿子堆起来有几人高。
浏览众多关于王建安早年的报道:在29x0.5cm的筷子上雕出全本清明上河图,另一只筷子上雕刻《北宋京都画里看》一文,详细记叙清明上河图的成图过程;在2.5x1.8cm的马鹿角上刻出7000余字的《孙子兵法》全本;在米粒半面上,雕刻完庄子的《逍遥游》,共约1400余字,堪称微雕作品里最难把控的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