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王建安调到刃具厂做美术设计师,说到雕刻工具,王建安认定刃具厂里的钻头最适合,零点几毫米的尖头,就算断了也不要紧。如今的微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借助显微镜,这称作“软工”,王建安则是戴着老花镜用肉眼创作,之前他去某电视台现场直播,展示的“硬功”令人咋舌。
王建安的笔墨,有人说叫“墨隐”,是朦胧派。“我们那代人总爱说‘黄昏美人’,就是因为女孩子在黄昏下,背影婆娑摇曳,朦胧美透然而出。当然我现在的画不是全部都达到了真正朦胧美的标准,但我一直在追求。”
三度办展与杜甫草堂缘分不浅
此次王建安再度在草堂开展,自有一番新意。
王建安说,“我当时就读的美术学校经常在草堂办展,后来的五一乐器厂也在草堂附近,在美术学校读书期间,也曾寄住在草堂祠的大雄宝殿(现为大雅堂)里。那时晚上还做梦,想着以后自己能不能有机会在这里办画展。”2009年、2012年、2017年,王建安三度在杜甫草堂办展。昨天上午的展览开幕式上,王建安说,近60年前他曾在草堂大雅堂里做梦,梦到自己要在草堂办展,与杜甫相伴梦魂几十年,这是福气。要感谢草堂不但给了自己灵性,也给了自己机会。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原标题:艺墨岁月——王建安书画篆刻微雕展草堂开展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