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揭开枝蕨类植物的生长秘密,就要依靠化石标本。“2012年,我和王怿、唐鹏、傅强等人在新疆塔城地区无意间找到了一小块枝蕨类植物化石标本,当时很兴奋,后来我们一直在新疆塔城地区苦苦寻找。”徐洪河介绍,2015年,他们又在新疆无人区,找到一块最大直径达70厘米的枝蕨类植物化石标本。
“这块标本,经过地质比对,应该距今3.7亿年。别看现在的塔城没有高大乔木,看到的都是低矮的像草一样的植物,但是在3.7亿年前,那里是一片原始森林。”徐洪河说,如果要还原3.7亿年前的塔城地区,应该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各种树木都争相生长。而两栖动物也从河里爬到岸上来,在森林中栖息,觅食。“这些珍贵的化石,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徐洪河说。
生长模式奇怪
有点像现在的榕树
“你们见过榕树吗?在榕树上,可以看到一条条垂下来的根系。”徐洪河说,3.7亿年前的枝蕨类植物生长方式和榕树“像,又不像”。
“我们把标本切片,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黑点点,这些黑点点都是茎维管束。这些茎维管束交错排列,构成双环状的圆柱形维管束群,它们布满了根。”徐洪河介绍说,枝蕨类植物要不断生长,变高变粗,关键在于茎维管束。这些茎维管束可以不断分裂重组,越变越多,使得树木也不断变高变粗。
和榕树像的地方是,枝蕨类植物的根也会往上爬,而且可能从杆上突然冒出来;不像的地方是,枝蕨类植物根系不是从枝桠随处冒出来,到处都是根系,而只是从主干往上。“这是一种比较奇怪的生长模式。”徐洪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