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孩子在哪,家就在哪" 700多万城市"老漂族"的幸福期盼(2)

发布时间:2017-10-27 19:2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孩子在哪,家就在哪" 700多万城市"老漂族"的幸福期盼(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在另一个小区,6时30分,刘桂兰利落地换上衣服,脚蹬棕色平底鞋,拖着购物小车走出家门。15分钟后,刘桂兰已经在农贸市场的早点摊前排队。这段不到...

  在另一个小区,6时30分,刘桂兰利落地换上衣服,脚蹬棕色平底鞋,拖着购物小车走出家门。15分钟后,刘桂兰已经在农贸市场的早点摊前排队。这段不到1公里的路对刘桂兰来说,是她在杭州为数不多比较熟悉的路线。

  “等下再去菜市场买点菜, 7点多回家准备早饭。”刘桂兰一边看表一边说。这天的早饭,有米粥和买回去的烧饼油条,粥是前一晚临睡前煮好的。

  3年前,刘桂兰在安徽绩溪县老家接到怀孕6个月女儿的求助电话,希望她能来帮忙照看孩子。

  放下电话,这位朴素的老人有了一种“被需要”的欣喜。“女儿一直比较独立,现在需要我了,真好。”几天后,刘桂兰拎着旅行袋,坐上了前往杭州的客车。

  “中国人家庭观念强烈,能跟儿女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对老人来说是一种幸福。”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说,很多老人为让儿女安心工作、照顾第三代并实现家庭团聚,自愿选择到儿女所在的城市生活。中国家庭结构因此经历着“先分再合”的规律,人口流动是分家的重要影响因素,抚养孙辈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合家”。

  他们起早贪黑,悉心照顾新生的婴儿;他们往返奔波,接送孙辈上学;他们做好饭菜,等待儿女回家……尽管生活轨迹看似单一,甚至比在老家更辛劳,但几位老人不约而同地说:“孩子在哪,家就在哪。”

  与此同时,在一起生活久了,两代人在生活习惯、育儿观念上的差异却成了老人的烦恼。有一次,儿媳准备给孩子换衣服时,拿起阳台上一件晾着的衣服对甘文慧说:“妈,感觉衣服上还有股尿味啊,是不是没用专用洗衣液?”甘文慧听到后忍不住爆发了,她冲着儿子发火:“爸妈来给你们带小孩,不是给你们打工!”等儿子儿媳上班去了,老伴斥责甘文慧不该发火:“万一伤了他们夫妻感情怎么办?”

"孩子在哪,家就在哪" 700多万城市"老漂族"的幸福期盼(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