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目视员只是看到江豚出水的一刻。郝玉江说,通过这样的目击率,再经过一系列计算,从而估算出种群数量。他解释,这种方式会存在误差,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科学和准确的方式。
为了尽可能减少人为误差,此次科考也作出调整。郝玉江介绍,一方面采取了轮班制,每半个小时会进行调整,防止人眼疲劳,产生错觉。同时,此次也引入无人机遥感镜头进行监测。“无人机对于人眼观察是一种矫正,可以进一步判断是否准确”,郝玉江说。
【焦点3】
长江豚类保护现状如何?
江豚种群数量“断崖”式下降,江豚保护逐渐“加码”
这并不是针对长江江豚的第一次大规模科考。2006年第一次科考中,江豚种群数量为1200头,经过估算,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种群数量的一半。2012年第二次科考后,这一数字变成了1045头,长江干流仅为505头。
江豚种群数量“断崖”式下降,江豚的保护也逐渐“加码”。郝玉江举例,包括升级江豚保护级别,建立江豚保护区等,这些方式都带来积极改变。
据了解,五年间,何王庙(集成垸)长江故道等江豚保护区相继成立。2017年,4头江豚迁入何王庙保护区。截至今年4月,该保护区内江豚共12头。
这是今年启动的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迁地保护项目的一部分。根据计划,将从鄱阳湖水域挑选8头性别、年龄、亲缘关系等均合适的江豚,运输、释放到湖北监利何王庙/湖南华容集成垸保护区及湖北石首天鹅洲保护区,从而补充上述保护区长江江豚的自然种群数量和结构,促进迁地种群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