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新闻:幼有所育,幼教质量是关键(2)

发布时间:2017-11-16 10:01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幼有所育,幼教质量是关键(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学前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在初步解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学前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在初步解决“能不能入园”后,“入好园”“好入园”成为人民群众新的期待。择园本质是择老师,老百姓对优秀幼儿教师的期待格外迫切。我们常说,“城镇小区建设要按需要配建幼儿园”“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幼儿园数量亟待扩张,教师队伍亟待壮大,但在情况紧急的状态下,也不能“拾到篮子都是菜”,更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如何把好幼儿教师入门关、执教关、监督关,任重道远。我们缺的不仅仅是幼教,而是具有相应资质、富有爱心、值得信赖的幼教,来保教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来给二孩人口政策以实实在在的支持。若非如此之难,也不会让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九大记者招待会上,将学前教育比作第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今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在努力实现持证上岗的同时,“爱心”问题需要格外引起重视。通过各种明文规定,我们也许可以在学历、资格证书等方面对幼儿教师做出要求,但难中之难的,却是对幼儿教师“爱心”的衡量和监管。即使是高学历的精英人才,也未必能对淘气小儿有爱心、有耐心。老辈人常说,看孩子是“良心活”。一句“良心活”,道出了看顾幼儿者需要自律的实质,又道出了看顾幼儿难以监管的无奈。那么,在职业准入上,如何衡量一个人“有爱心”还是“无爱心”?在发生纠纷时,如何评判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

幼有所育,幼教质量是关键(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