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考虑到农村地区能源基础设施薄弱,暂不具备清洁能源替代的地区,可以采取优质煤替换、配套使用节能环保炉具等过渡性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从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压减散煤的情况看,最大制约还是投入问题。”徐伟说,地方政府拿到中央财政的钱,却掏不出自己配套的钱,社会融资的钱更难落实。如果资金问题解决不了,只讲方向、讲原则,解决散煤污染只能是空中楼阁。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军玲表示,散煤替代要具有持续性,长期运行,电、燃气等成本问题都要考虑,要从政策上保证花了大力气改造的清洁能源能够长效运行下去,保证环境效益能够长久发挥。本报记者 寇江泽
『查看评论』
关键字: 煤燃烧 治理模式 生活采暖 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