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其中,石券成为了信息量最大的文物,五方真文券、华盖宫文券、天帝赐告文券、买地券、墓志、墓碣等共有60多件,墓主人的士族身份、生平事迹也通过这上面的文字传递了出来。
龚扬民透露说,该墓地墓葬分布有序,结合墓葬出土文字材料判断,墓主人为渤海高氏后裔。根据文献资料显示,这一家族北宋时期居于山西绛县,南宋初年南迁成都。其中M10墓主人为北宋仁宗时期著名山水画家高克明。
考古人员推测,墓葬应该是他的后代迁居成都后,迁葬过来的。高克明在北宋绘画史上留下了不少墨宝,《三朝训鉴图》《溪山雪意图》《高寿图》《立会图》等都意蕴深远、飘逸之至。在他的《溪山雪意图》中,山峦、江河、游船、茅舍错落有致,让北宋山川跃然纸上。
根据史料显示,高克明擅长山水画,他在宋真宗景德(1004~1007年)年间游历京师,大中祥符中(1008~1016年)进入画院。宋仁宗时,“命其画图壁以试才,后迁至待诏,守少府监主簿(正六品),赐紫衣”。
“除了高克明的墓,其余墓葬墓主人都与高氏家族有密切关系,都是南宋初期与高氏家族一同南迁成都的。”考古专家称,在M9墓中是高克明之子高及民和其夫人靳氏合葬墓,M8为高克明之孙高良弼和其两位夫人合葬墓。
发/现/意/义
北方士族 举家成“蓉漂”
南北文化融合研究有了新材料
结合墓葬出土文字材料判断,墓主人为渤海高氏后裔。高氏家族墓地墓主人中,高克明为待诏、守少府监主簿(正六品),其儿媳靳氏祖父为县令、父亲为进士,可见高氏家族为宋代的地方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