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泉驿城区眺望龙泉山
12月9日~11日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学习新思想贯彻新理念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按照《决定》,成都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形成“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的空间功能布局,构建“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多层次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空间发展模式,从空间布局角度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功能品质优化、城市能级提升提供空间载体,夯实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的发展基础。
站在新起点上,成都将全面把握城市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提升站位格局,勇担历史使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确立了“三步走”战略目标。根据“三步走”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成都要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成都从传统的GDP导向和生产导向,走向如今的“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共享发展”,这既是国家新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新一轮城市发展价值观的重大转向,成都的城市格局,也迎来了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
“单中心”带来城市病
城市发展 必须转变价值观
从2010年开始,成都市每年净增加50万人口,人口增速已达3%以上。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曾九利说,这大概是北京上海10年前的水平——即中心城区不断积聚的状态,预计增长势头还将持续5~10年,按照国内外城市发展规律,增速超3%的人口高速增长时期正是特大城市进行空间结构调整的窗口期,“太早条件不成熟,太晚有可能积重难返,调整代价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