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14日报道参考消息网7月26日报道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月7日刊登对《三国演义》首个德文全译本的译者尹芳夏的专访,访谈摘编如下:
德国之声:您是如何产生翻译《三国演义》的想法的?
尹芳夏:我与菲舍尔出版社之间的合作是在2006年开始的,这是一个以世界经典文学为重点领域的出版社。2009年,中国是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在这次书展上出版社推介了一套四卷本的中国古典文学文选。我在其中编写了中国哲学卷和中国古典诗歌卷。我们希望在这套丛书中加入一本小说,但是当时没有时间去重新翻译一本长篇小说了,所以就收录了已故汉学家满晰博翻译的《封神演义》,他也曾经是我在慕尼黑大学求学时的教授。在2009年书展之后,我们就讨论了要翻译一本长篇小说的问题。既然要选,那自然是要在四大古典名著中选。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国演义》,因为它是四大名著中最早的一本长篇小说,也是一本历史性小说,在我看来也是最重要的一本。2011年,菲舍尔出版社就正式委托我进行翻译了。
德国之声:听说您为翻译这本长篇巨著花费了六年的时间,您认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尹芳夏:虽然当时出版社委托我的时候并没有给我太大的时间压力,也没有说一定要在什么时候完成,但是我知道这个期限迟早都会到来。所以我在这六年里,可以说是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三国演义》的翻译上。所以坚持和自律应该是最难做到的。
从文本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翻译中最难的就是人名。在这部小说里,有名有姓的人物超过一千个,我这个毕竟不是学术译本,德文版里面不会出现汉字,所以人名只能用拼音来翻译。但是用拼音的话,同音不同字的情况就没法避免。再加上这些人物除了姓和名之外,还有字和号。所以为了避免混乱,我决定每个人物固定只用一种译法,那就是用姓名。此外为了帮助德语读者理清人物关系,我们尝试用脚注来做一些说明,尤其是隔了很长篇幅之后重新出现的人物。况且我认为,读者可能也会慢慢发觉,其实不需要弄清楚每个人物,只要有一些耐心,跟着情节走。另一个难点就是官名封号的翻译,为严谨起见,我参阅了不少关于汉代官衔的研究论文。此外还有书中出现的大量历史文献,比如最著名的《出师表》,还有很多诏书、悼文、诉状、诗歌等等,这些文本翻译所花费的时间要比正文叙述部分多得多。
德国之声:《三国演义》原著所使用的语言和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您在翻译的时候如何将这种语言风格用德语去体现?
国际,天府龙泉驿,龙泉驿新闻网,成都龙泉驿区门户网站,成都经开区,成都国际汽车城门户网,成都龙泉官网,成都龙泉招...
旅游资讯,天府龙泉驿,龙泉驿新闻网,成都龙泉驿区门户网站,成都经开区,成都国际汽车城门户网,成都龙泉官网,成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