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悬崖村”文化旅游项目启动、石头酒店、帐篷酒店等一些高端旅游设施将在这里建成。届时,游客不仅可以坐索道、泡温泉、游峡谷,还可以体验当地的彝族民俗风情。
村子里已经开起农家乐
从2016年开始,凉山州、昭觉县两级财政共投入100万元,将原来的藤梯换成钢梯。2017年6月30日,通过使用6000根钢管、120吨钢材、近3万人次人力,从山底通往村庄的2556级钢梯全部竣工。
路好走了,“悬崖村”精准扶贫思路也更清晰了:通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带动脱贫致富。悬崖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介绍,过去悬崖村发展主要靠特色农业,随着旅游开发,给当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成为村民长效脱贫的新路。
随着“悬崖村”被外界关注,游客纷至沓来。“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前来,体验爬钢梯、到村里看看,最多的时候每天有一两百名外地游客来旅游。”据当地村民介绍,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很多村民都开起了农家乐。
29岁的莫色拉洛看到商机后,在村子里开起第一家农家乐。“很多游客上来以后,会住一两天再走,还要消费一些土特产。”莫色拉洛已经接待了上千名外来游客,来自北京、深圳、成都、重庆的游客都在他家吃过饭。如今,“悬崖村”已经开了好几家农家乐。
村民莫色拉博被当地村民称为“悬崖村飞人”,从小就喜欢攀岩。凭借着自身特长,莫色拉博被旅游公司相中,成为一名户外旅游、攀岩领队,月收入三千余元,他也从放羊娃变身旅游向导。
办农民夜校 无人机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