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沟、生芝渠、贺家河、张家船、洞子崖……这些小站不会出现在12306的列车时刻表上。它们地处黄土高原,沿着西延线、包西线的铁轨排开,等待着每天唯一的一对客车。1月20日下午,36岁的薛小云拎着刚冲印好的全家福照片,乘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了三四十分钟,到达最近的生芝渠车站,等候回家的7006次火车。她的家在绥德,公婆住在生芝渠附近,她常乘坐这趟火车往返照顾老人,“这趟车是连接我们两个家庭的一条线。”
1995年起,7005/7006次普速列车就奔驰在陕西西安到榆林之间,全程623公里,几乎站站停,包括那些不在列车时刻表上的名字。旅客在不到两分钟的停车时间里走入煤炉供暖的车厢,随意坐下,踏上最短几分钟、最长12小时的旅途。
我国高铁以每年数千公里的速度延伸,中国铁路总公司却依然保留并优化了像7005/7006次一样常年穿行于深山腹地、服务贫困和边远地区的“慢火车”。近年,在广西、内蒙古、新疆等地还增开了若干班次的普速列车。
7005次上的列车乘务员自嘲这是“公交火车”——停靠站多,最低票价1元,硬座最高票价35元,比同线路的特快列车低一半还多。对外出打工、探亲、上学的乘客来说,这趟列车是出行的最优甚至唯一选项。从2004年起一直在这趟车上工作的列车长曹涛说,现在公路、铁路快速发展,乘客的选择更多了。“这趟车虽然不是一票难求,但已经成为了沿线居民的必需品。”
年产量近百万吨的“苹果之乡”延安市洛川县就在这趟列车沿线。很多来自周边村庄的果农们,冬天带上过膝防雪胶靴,夏天带上几条毛巾,乘坐这趟列车,像工蜂一样穿梭在大大小小的苹果园里工作,再被火车送回沿途的各个村庄。